<acronym id="ybtrk"><s id="ybtrk"></s></acronym>
    <tr id="ybtrk"></tr>

    <track id="ybtrk"></track>
  1. <td id="ybtrk"><noscript id="ybtrk"></noscript></td><p id="ybtrk"></p>

    中國安全食品網> 獨家> 瀏覽文章
    不忘初心讓紅歌經典代代傳唱 中國食品報社走進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”紀念
    來源:中國安全食品網 2019/8/8 19:16:06

      本報訊 (記者張麗娟)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關于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的各項部署,7月5日,在中國食品報社黨總支書記、社長黃國勝的帶領下,報社黨員干部來到北京市房山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——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”紀念館參觀學習,接受革命傳統教育。

      此次參觀學習,旨在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對黨的歷史的認識、對中國革命的認識,切實體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、只有共產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過上幸福生活,使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精神落到實處。

    1562650767527830.png

    報 社黨員干部參觀紀念館 王家發 攝

    1562650804890769.png

    報社黨員干部參觀主題展覽 粘新  攝

         紀念館位于京郊房山區霞云嶺鄉堂上村,這里地處海拔1000米的燕山山脈。紀念館對面是一面巨幅黨旗,鮮紅的黨旗、金色的黨徽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,在綠樹峭壁的烘托下,顯得氣勢磅礴。這面黨旗為金屬結構,面積為960平方米,代表了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。很多來此參觀的黨員同志都在黨旗前舉起右拳,重溫《入黨誓詞》。

      紀念館主題展覽分為“歷史回響人民心聲”“深山里飛出不朽的歌”“讓心中的歌代代傳唱”3個部分,運用文字、攝影、繪畫、浮雕等藝術手段,介紹了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這一歌曲誕生背景、創作過程和歷史影響。

      紀念館的東側屹立著一組銅像,講述著毛主席與這首紅歌的故事。據了解,歌曲的作者音樂家曹火星在抗戰時期曾任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演員、創作組組長、音樂隊隊長、華北群眾劇社音樂隊隊長等職,一生創作了1600余首歌曲。1943年10月,曹火星所在的群眾劇社小分隊來到堂上村,經過艱苦創作,一首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戰的紅歌——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》問世了。1950年,毛主席聽到這首歌時覺得歌詞欠妥,遂改為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,使其更加準確、嚴謹、貼切,符合歷史的進程。

      隨后,報社黨員干部一行又來到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的詞曲創作地,看到曹火星生前創作時所處的艱苦環境,僅一個土炕、一個木桌、一盞油燈相伴,大家的思緒都被帶回到那個戰火紛飛但又心潮澎湃的年代,曹火星“譜就經典,薪火相傳”的感人故事深深刻在每個人的心中。

      堂上村老支書李福會講述了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歌曲創作及紀念館的誕生過程。他介紹,堂上村為充分挖掘紅色文化,發展紅色旅游經濟,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,建立起了鄉情村史陳列室,后來又建起了紀念館。通過將紅歌文化有機融合,最初簡陋的小型陳列室已發展為具有完備功能的特色展室。如今,紀念館不僅傳播了紅色文化,而且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,村民們開起了農家樂,當起了旅游講解員,一部分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,為堂上村及周邊村子的脫貧致富起到了關鍵作用。

      參加學習教育的報社黨員干部紛紛表示,此次活動是一次情感的震撼、精神的洗禮和行動的啟迪。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,要時刻銘記黨的宗旨,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,深刻理解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的內涵和要求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要全面領會、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,堅定理想信念,提升自身素質,立足本職工作,為報社事業的健康發展,為推動食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。


    文章點評
    關注我們
   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动漫
    <acronym id="ybtrk"><s id="ybtrk"></s></acronym>
      <tr id="ybtrk"></tr>

      <track id="ybtrk"></track>
    1. <td id="ybtrk"><noscript id="ybtrk"></noscript></td><p id="ybtrk"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