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報記者 劉啟平 翟玉成)北京新發地光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暨冷鏈物流園項目8月28日在河南省光山縣開工奠基。此舉標志著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實施的“內升外擴”戰略再擴一城。
光山縣新發地項目打造農商運營綜合體
據介紹,光山縣新發地項目以國家出臺的《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》為指導,以國家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”為背景,以促進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”為要務,以“新發地品牌走向全國”為目標,秉承“建一個市場,帶一個產業,活一片經濟,富一方百姓”的經營理念,高起點規劃,高標準建設,高水平運營。該項目總占地面積253畝,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。其中,農產品市場交易區占地193畝,將建設成為集批發交易區、冷鏈物流區、倉儲加工區、商業服務區、商戶生活區于一體的農商運營綜合體。
在奠基儀式現場,記者了解到,來自北京新發地的農產品“經營百強”“單品經營大王”及來自光山縣的農業生產大戶,共同設立了農產品展銷區。展銷區前人流如潮,氣氛熱烈,生動詮釋了“政府搭臺,客商唱戲”的真正含義。北京新發地的“經營百強”“單品經營大王”企業代表與光山新發地市場簽訂了首批《入駐市場經營協議書》,部分來自北京新發地的客商企業代表與光山縣種植企業簽訂了《產銷對接協議》。北京新發地客商的入駐和產銷無縫對接,將進一步拉近光山和北京新發地的距離,形成“以銷定產、以產促銷”的新型產業體系。
北京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表示,為了更好地保障首都食用農產品安全穩定供應,建立長效供應保障機制,北京新發地按照“內升外擴”發展戰略,已在全國農產品主產區建立了12家分市場,并圍繞分市場建立了一大批標準化、規?;?、品牌化的定點生產基地。分市場和定點生產基地的建設,形成了北京新發地遍布全國的供應網絡,構建起了首都農產品安全穩定供應的保障體系。光山新發地市場將充分發揮北京新發地的品牌和規模優勢,補齊光山縣農產品流通短板,助力光山農民快速走上致富道路。
有效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
據了解,1988年成立的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承擔了首都90%以上的農產品供應,是首都名副其實的“菜籃子”和“果盤子”。2018年全年,各類農副產品總交易量為1689萬噸、總交易額為1080億元。
北京新發地經過31年的探索和發展,已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顯集體智慧、體現時代要求、關注民生民情的創業精神,走出了一條科學穩健、良性發展之路,樹立了全國農產品流通的中心地位和國際形象。張玉璽常說:“北京新發地成立31年來,主要干了兩件大事,一是為首都消費者造福,二是為全國種植者造富?!?1年來,北京新發地緊緊圍繞鄉村振興、產業扶貧等國家戰略,承擔起一個農業產業化國家龍頭企業的責任和使命。
河南省光山縣屬于大別山革命老區,地處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帶和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,地理位置優越,交通出行便利,農產品資源豐富。2015年6月5日,國務院批復同意《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》。2016年4月5日,河南省印發的《河南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方案》提出,要著力實施一批增強造血功能的工程和項目,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;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,大力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,建設一批農產品集散中心、專業交易市場和加工配送中心。
北京新發地是全國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,在全國農產品流通領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大的影響力,是產業扶貧和消費扶貧的重要平臺和載體,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支撐。光山新發地項目的啟動,不僅契合了《實施方案》的相關政策要求,更是對光山縣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強力推進。
光山新發地項目將有效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,提高光山縣及周邊地區的農業產業化、科技化水平,促進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,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為搞活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、助力鄉村振興戰略、實現產業扶貧、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發揮重要作用。
中國市場學會、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、全國城市中心農貿聯合會、中國蔬菜流通協會、中國果品流通協會、中國貿易合作協會、中國循環經濟協會、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、北京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協會等有關行業協會領導,與項目有關的特邀嘉賓,光山縣相關領導及北京新發地本部主要領導,出席項目開工奠基儀式。